教研处
您现在的位置: 福州文博中学 >> 教研处 >> 研究性学习 >> 教研处正文
《研究性学习活动》培训教师讲稿
作者:yq    教研处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237    更新时间:2007-12-20

《研究性学习活动》培训教师讲稿

教研培训处

本讲座分三部分: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活动?

二、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

三、课程档案管理与评价方案。

首先谈谈什么是研究性活动。教育部[2001]6号文件《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从定义可看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分别来源于自然、社会、自我三大领域。

①人与自然。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天文地理研究等。

②人与社会。如社区管理、人群心理、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宗教、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传统道德、东西方文化比较、民间文学、艺术、影视文化、大众传媒等方面的研究。

③人与自我。如中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中学生行为方式、学生群体关系、学生消费、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研究。

为什么要在中学设置研究性活动课程呢?

《实施指南》中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概括地说,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会学习;二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指目前我们各学科教学中的探究教学;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式,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授受式学习方式所不同的新的学习方式,是通过研究活动研究过程来进行的学习,是主动的、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的学习方式。

两种学习方式可以进行一个比较。

在特点上,新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合作,而传统的学习方式则关注个人的被动接受;学习程序上,新方式是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传统方式则是听讲、复习、作业、考试;在进行学习的时空方面,前者是开放的,后者常局限于课堂中;价值追求上相差很大,前者追求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后者看重系统知识、学科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部分,是必修课,全体学生必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机会,它有一定的课时做保证。

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不同于以往的课程,没有大纲,没有教材,也没有完全准备好专门培训过的教师,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努力开拓创新,全体师生共同建构,形成自己的经验。它是一门需要创造的、生成的课程。

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有着许多不同的特性。

课程开发者不同,学科课程开发者是专家或教师,而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开发者是学生;课程来源上,学科课程的源头是知识,而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源头是学生生活;内容组织上,前者是分科界定的,后者则是综合的;在课程实施上,前者是预设的,后者是生成的;此外,关注焦点与学习方式也有所区别。

正因如此,所以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开放性是指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等不受限制,能给学生开发潜能、发挥创造力的时空。

探究性是指学生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动脑、动手的活动,获取新知识。

实践性即是注意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尽量把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研究性学习活动具有以问题为中心、开放为形式、以探索为过程、实践为依托、学生为主角的本质特征。

鉴于这些特征和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目前,我们中学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有两种类型:课题研究类与项目设计类。

课题研究类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

项目设计类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和科技类项目设计。

关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标,教育部颁布发的《指南》中已明确作了规定,总目标简述为: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具体目标分为六个方面: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发现、解决问题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以上是今天我们进行培训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部分内容。

接下来谈谈如何在我校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我们希望这项活动不占有学生太多的在校学习时间,所以有一部分日程安排在寒假由学生自行独立完成。但如果这项活动全部安排在假期,小组活动不太方便,更不能留下开展这项工作旁证材料,如将来必须要我们提供的照片、视频等相关资料。所以在正式开展这项活动后,大约有一个月的在校活动时间,辅导老师应提醒学生抓紧时间收集相关资料,作为以后我们开展了这项工作的证据,从目前的情况看,上面对这项工作的检查是十分认真的。

具体日程安排为:

9       《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培训

10~11    教师自学由教研培训处网络硬盘提供的学习材料。

12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培训,向学生发放《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学生分组定员、定课题、定指导老师,向指导教师发放《开题报告评审表》。

13        上交由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填写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

14        研究性学习各小组举行开题报告会,并聘请指导老师参加。指导教师上交《开题报告评审表》。

15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正式启动,分组独立研究,教师跟踪指导。

下学期第2       交流、结题,学生与指导教师课程档案上交

下学期第3       评价、总结,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工作,成绩上交。

在组织形式上,我们建议采取小组合作研究或个人独立研究两种形式。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要学习形式时,小组一般由3—6个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每组均有指导教师(范围不限)。成员各有分工,各展所长,并团结协作。分组后人员不宜流动。也可适当采取个人独立研究形式,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学生各自相对独立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活动。

从学生的角度看,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分三步完成:以问题为中心,从进入问题情境,到实验体验,直至最终的表达与交流。

在进入问题情境阶段,①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学习主要研究方法:如搜集信息的经常采用的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处理信息时常用的比较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综合法等;进行逻辑推理时用到的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并在班级诱发学生讨论,提出关注问题;学生分组,选出组长,确立研究的问题(专题、课题),分组制定研究计划和进度表,确定指导教师;③举行开题报告会,聘请指导教师参加。

研究处于实验体验阶段时,学生要认真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①搜集、分析、整理、提取各种信息资料;可采用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调查、科研实验等形式;②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做好记录;③不确定交流,在小组以内,小组之间,班级之间,师生之间等可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这一阶段,指导老师要跟踪指导,随时掌握各小组或个人的研究进程,并加以指点,做好记录。

活动即将结束,进入表达交流阶段时,①各小组或个人上交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活动方案,科技作品,音像资料,软盘等成果材料,每人上交一份学习总结,各班举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交流报告会,评选优秀成果奖;②师生共同评价各小组或个人的研究成果。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

组织者的身份贯穿研究全过程,包括组织学习,分组,立题,开题,联络,联系场地、设施及外出活动,检查落实各组或个人的出勤情况和研究进程,掌握学生研究的各种信息,交流,总结,评价等。

作为指导者,指导包括立题,开题,研究,总结,评估等方面。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时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周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等。教师指导切勿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固有的结论,而应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此外,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研究的积极性。要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各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与参与,积极开发研究所需要的校内外教育资源。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现避繁就简地提出我校的课程档案管理办法与评价方案。

在课程档案中,学生与指导教师都有一些必须书面完成的工作记录。学生方面必须完成的有:研究方案、研究周记、研究成果;教师必须完成的有:指导笔记、工作总结或论文。

学生上交的研究方案中必须包括名称、目标、意义、内容、方法、所需资源、人员分工、进度安排、成果形式、指导教师等内容,并在开题前上交。

研究周记必须记载个人每周学习研究的情况。含时间、地点、具体的研究内容、收获、体会、问题等。研究周记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课题结束时的最后一篇周记为总结。从开课那一周开始,每周上交指导教师批阅、签名。

研究成果项目要求每个小组或个人从下列作品中至少选择一项: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活动方案设计、科技作品、软盘、录像资料等。课题结束时上交。

教师要上交的指导笔记是对小组或个人进行指导的详细记录。含时间、地点、对象、主要内容、效果、体会等。

参加指导的教师必须在课题结题时对指导工作做出全面总结或以论文形式总结经验。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和合作,重视动手实践。

如何对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作出评价呢?我们建议评价的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1、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占20%2、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占15%3、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占20%4、创新精神和能力发展的情况,占15%5、学习研究成果,30%

在态度方面,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评价:①能否认真参加每一次学习研究活动;②能否认真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③是不是做好了资料搜集、积累、分析处理的工作;④有无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⑤与他人合作情况怎样?

获得体验情况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评估:①依据研究周记、小组讨论记录和结题时的个人总结;②依据交流情况;③依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

方法与技能掌握情况可考虑如下几个方面:①搜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②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③逻辑推理能力;④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其他新技术;⑤对研究成果的表达与交流。

评价的方法,结题时采取指导教师、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规定满分100分。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25%,教师(专家)评价占45%

这样,研究性学习活动结束后,不但教师对每一位参与的学生有量化的评分,而且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留下了翔实的过程资料可供查阅与审核。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作的第一次培训,考虑到老师们比较忙,以后不再进行集中培训。请老师们回去后登录教研培训处网络硬盘,进行自学。在今后的工作过程后,我们将在网络硬盘上随时发布通知、指导、并提供相关报表,它将成为是我们彼此联系的一座桥梁。

最后向老师们推荐一个优秀研究性学习案例网站:http://61.152.162.103:8888/school.asp?Curpage=2&Grade=3&sort=2

教研处录入:yq    责任编辑:yq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信箱|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8 福州文博中学(fzwbzx.cn)网络中心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梁厝路171号 电话:0591-83738217 83738231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闽ICP备08000849号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06-08 www.fzwbzx.org/fzwbzx.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