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材处理之我见
教材处理需要在尊重新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拓展,并对教材内容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有益地整合。通过对教材进行调整顺序、增减内容、整合学科等的处理,使教材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生活化、趣味化。在内容设计上,注重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迁移和横向的联系,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
(一)充分利用教材引言部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地理教学中。
地理教材中引言有的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提出的,有的是以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提出来的,这些都是与学已有的知识关系非常密切的,它是新旧知识的桥梁,是教师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例如在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开头部分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你会收听天气预报吗?气候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世界不同的地区气候有什么差异?为什么要保护大气的环境四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对本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概括,问题的设计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材的引言部分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讨论,再开始学习新的内容。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 “活动”等附加问题,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本中的附加问题,目的是从外部控制学生的注意力,课本几乎每节都有紧扣教材的附加问题,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巩固所学的知识,指明要求掌握的重点:又能拓宽知识面。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活动中以列表的形式要求学生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与寒带的气候类型与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既为学生提出了要求掌握的重点,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重新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又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掌握。活动以多种形式得以展开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三)充分利用课本中的“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在地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与说明,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掌握与理解。在处理“阅读材料”内容时要帮助学生掌握材料所给出的知识点,再让学生以个人朗读、分组朗读与集体朗读方法或者先让学生学习再请同学总结等方法把“阅读材料”内容学习好。阅读材料不但是对教学内容的有力补充,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充分把握教材内容的探索性,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地理新教材中能设计成探索情境的素材非常多,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应着力去挖掘这些素材,其教学策略应以努力创设探索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为要领。例如:讲“日本气候”时,可采用读图引导,让学生自己探索总结并得出结论。对教材中理论性强、难理解的内容可改为探索式教学,如在讲“地图上方向”时,可组织学生表演来辩清现实中的方向和地图上方向的区别,从而掌握这一知识。引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启发性,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教材处理过程中要作好以下教学策略设计:
1、充分利用演示现象进行启发。如“日本”这节课的导入,可利用“富士山和樱花”图,配上日本名曲《樱花》,学生可以马上意识到今天要学习的是哪个国家。
2、补充实例进行启发,如“日本”这节课中“日本工业产品”教学,可启发提问:“说一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哪些日本商品?”让学生列举家庭中的生活用品来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
(六)充分体现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增强学生关心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的开放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上新教材提出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地关系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则由原来的重“本本”、重理论,变为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重实践教学。在教材处理时应尽量遵循以下教学策略:
1、新概念教学的开放性策略:学习某些新概念时,重要的是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如“地图比例尺”教学,除讲清比例尺的概念外,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所把握。
2、人地关系教学的开放性策略:初中地理新教材在人文地理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人类活动与环境的互动。教学中应随时实施开放性教学,以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地理问题。如“环境污染”教学,不能作简单的讲解,而应该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是学生身边能看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地理分析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