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天上的街市》教案(王婧)
作者:王婧  文章来源:初中语文组  点击数6672  更新时间:2006-12-8 8:19:35  文章录入:yw  责任编辑:yw

《天上的街市》课堂教学设计

备注:公开课教案,后附多媒体课件,一课时
授课时间:2006年11月28日(星期二)上午第三节
配套教材:七年级(上),人教版
授课地点:文博中学初一(5)班教室
授课对象:文博中学初一(5)班
授课教师:文博中学  王婧
课型:多媒体讲读课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3、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教学重点:
1、体会本文语言的朴素、节奏的和谐。
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课堂以学生讨论、活动为主。
▲预习布置:
1、 认真阅读课文,查字典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作者有关资料和诗歌写作背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屏示:流动画面"月夜星空图"进行画面感染和氛围酿制。):
请同学们欣赏这些画面,伴随着《星空》的旋律,放飞你们的思绪,展开联想。告诉我,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就让我们随着他一起去游历那美丽的"天上的街市"。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幻灯片出示)
2、 范读课文:听读要求:请同学们听录音,边听边用笔在书上标出朗读节奏和重音。 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3、导读:
(1)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中画面的内容;说出作者的情感;表达读后的感受。

☆ 三、导析: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
郭沫若用街灯明星等景物组合起来的幅图画很美丽,灯光星光交相辉映,很浪漫。
这是诗人的气质,也是这首诗的情调。诗人好像不喜欢人间更喜欢天上这美丽的街市和那种无拘无束自由浪漫的生活。表达那种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渴望,才将美丽的憧憬寄托于天上。

☆四、导学:引导互助自学,质疑探究诗的写法――联想与想象。
我们同样向往同样憧憬自由而美好的生活,可为什么诗人写出来了,而我们却没有呢?诗人是怎样写出来的呢?
俗话说" 学则须疑",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你不觉得那美丽的街市实际上是不存在
的吗?那这些景物是作者怎样描绘出来的呢?你不觉得牛郎织女的生活与传说中的不尽相同吗?那这又是作者怎样创造出来的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1、导出本课的学习重点:联想和想象。
A、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又想到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
B、想像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C、联想是由甲事物到乙事物,他们之间有相似点。联想又分为相关联想,对此联想,因果联想等。例如《天上的街市》中,由街灯想到明星是相关联想。
D、联想是由此及彼,想像是无中生有。
2、写诗要有方法。具体到本诗来讲呢,则主要指联想和想象。那么还要什么?(感情。联系写作背景)
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五·四运动呼唤着一种幸福,自由的生活。可五·四过后,中国仍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过着痛苦的生活,但诗人并没有因此绝望,他把对现实的不满托寄托到天上,通过改写传说,表达了他对幸福、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 五、迁移创新训练:
活动:
1、 做一个联想、想象接力赛,我说开头,同学们进行联想和想像接龙。(屏示:蓝天白云图)(莲花图)
A、 我看蓝天,想到白云,我看白云,想到?……
B、我看莲花,想到……
C、 昨夜刚刚一场大风雨,想到……
由联想到的事物创造一个故事。
2、幻灯片出示一个圆,就这个圆创造一幅画面,一种情景,一个故事,绘出来,写出来,讲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 六、小结:
大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能够创造出如此生动的故事,真的收获不小啊!好了,让我
们回到诗中来,郭沫若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他所描绘的自由生活蓝图业已基本实现了。那今天的我们有没有想过为我们乃至我们的后世子孙们设想一种美好的生活呢?假如你的思想就是一叶渗透情感的小舟吧,而两性和遐想则是挂起的一面风帆,请你驾起这叶小舟为我们及后代子孙们设想一种美好的"明天的生活",把它写成诗歌、散文、故事都可以,写出来,把它说给你的老师、亲人、朋友、同学听。说不定,将来哪一人,你也会如郭老先生一样如愿以偿。

▲七、布置作业:

▲ 附:板书设计:


                 天 上 的 街 市
郭沫若
                              
                                         
           
                       联      想
                                       

想      象
                      
                                                  
感      情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