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周教学、教研和集备工作提示
一、各项常规工作的安排
具体内容详见《学期末、寒假教学工作安排表》。
第18周工作安排
27日起 |
晚自修调整为一位教师下一个班级,确认各年级将晚自修安排调整到位。 |
27-31日 |
教师上交听课笔记,统计数据将公布在教务处网络硬盘上。公开课材料(教案与评课表配套,含电子教案与课件)汇总报送到教研处。 |
27-31日 |
全校教师报送发表的论文、竞赛获奖、辅导学生参赛获奖等材料。 |
27-31日 |
各学科预先准备寒假作业:具体内容由学科决定;下学期的教材将在期末分发,建议布置部分预习作业。 |
第19周工作安排
4日 |
组长工作例会:再次强调期末各项工作要有序完成;提醒盘点常规工作,勿忘补缺补漏;布置教研组、备课组学期总结工作。 |
4-7日 |
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本周开始进行全学期教研、备课工作总结。
高二会考布置考务、考试带队等工作。 |
7日前 |
非统考学科(如体、音、美、技学科)自行安排并完成期末考查,填报成绩,认定学分,填报《教师工作手册》。 |
7日前 |
各年级各学科全面完成本学期新课程,准备期末考总复习。期末考各学科(备课组)要确定好复习的具体安排。 |
7日 |
初一历史、地理、生物期末考,初二历史期末考。协调各年级拟定期末致家长的一封信,本周末印发。 |
二、期末考试安排
1.第19周,各年级考查学科完成期末考查,部分学科提前期末考试。
2.第21周,各年级期末考试,初三、高三市质检;初一、初二民办校联考;高一、高二参加市统考,个别学科自行命题,均为学分认定考试。
3.高中各学科提前做好学分认定的准备工作,待考试成绩发布后,完成学分认定工作。对高一、二学生来说,我们已经明确,没有修完必修模块的全部学分,都要参加模块补考。模块补考还不能取得学分的,学校将不允许参加该学科会考。
期末考是对全学期教学工作的全面检测,是目前摆在各学科面前的最重大的工作,我们必须及早进入期末复习迎考的工作状态,全力以赴,争创佳绩。各学科要科学统筹教学进度,及早计划期末复习备考工作,要制订非常科学、细致的复习备考计划(具体到每一节课的内容安排),有效地提高复习备考阶段教学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需要强调的是,复习备考阶段的教学要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典型例题,要留有适当的时间用于学生自习、温书、思考和消化,课堂教学要兼顾讲评练,努力做到精讲少讲,多练多评,练要落实到笔头,评要评到缺漏和短腿之处。
三、期末工作提示
1.成绩处理、学分认定、教师工作手册填写等事项均按照《统一考试成绩处理办法、模块学分认定、<教师工作手册>填写要点》的文件规定执行。
2.学期末的教职工会议,教务处将传达新学期校历安排、工作计划、课程计划、教师任课安排、新学期初教学常规检查等工作。
3.高一、高二年级本学期各学科的模块补考安排在下学期前进行。凡有模块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均需参加模块补考,请班主任留意通知,将补考安排及时告知到位。
4.全面总结教研、备课工作,明得失,知不足,谋改进。
各学科的教研和集备工作开展到第20周结束,教务处对教研、集备活动的巡查也在相应时间结束。第17-20周,教研组、备课组要做好三项工作:
①期末复习备考阶段的教学研究(计划要具体到每一节课的内容安排)。
②第17-18周,继续做好教研和集备的各项常规工作。
③第19-20周,做好全学期工作的总结。
学期总结要对照计划做,面向全组教师做,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找出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思路。总结不宜闭门造车,不宜废话连篇,不宜浮夸务虚,不宜无中生有。
简而言之,要求学期总结能够起到推动工作发展的作用。
教研和备课工作的学期总结要粘贴或抄录到《工作记录》中,以备查收。
5.全程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提前自查教学常规材料。
学期末,我处将查收的教学常规材料主要有:学期教案、主备方案、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记录、听课笔记、教师工作手册、高中模块学分认定材料等。
以上教学常规材料我处在每周的日常工作中均有检(抽)查,以提示、敦促全体教师全程做好常规工作。期末将至,请教研组、备课组和全体教师提前自查上述教学常规材料,同步记录到位,做好补缺补漏工作,以免届时手忙脚乱。
总之,期末各项工作时间紧,各学科务必注意时间安排,把工作提前考虑、准备到位;强调各项工作都要优质高效地落实到位,不宜想当然,不能因为时间紧而降低工作标准,不应忽视工作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