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探索

对学生厌学问题的思考----陈宏
作者:陈宏    德育处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614    更新时间:2009-5-26

对学生厌学问题的思考

 

内容摘要: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感,持冷漠状态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中表现的不良表现方式。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厌学会引起弃学,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必须要加以预防和矫治。导致厌学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我们可以通过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家长把好关;实施对传统教育结构的改革;学校重视后进生的教育;全社会动员起来等方法来矫治。

关键词:中小学生   厌学  思考  

 

作为教师的我,经常在耳边听到这样的语句:“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爱读书了。”语气里一股悲伤之气,是的,厌学的字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听的很频繁。当然,厌学的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厌学,差不多是个世界性的教育难题。许多的教育工作者为之困扰。

在班级里,平常看到一批同学成绩差,而且有些玩世不恭,常常影响老师正常上课,这些明显表现为厌学现象。我在班级里作了一个调查,结果让人吓了一跳,全班不上十个同学说喜欢学习,就连全班算是前几名的一学生也这样回答:“要不是父母强制。谁愿意读书啊。”从而可见当前学生严重的厌学现象,而且厌学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中国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学生70%存在厌学心理,30%的孩子更是严重厌学。这个数字值得我们深思。

一、中小学生厌学产生的原因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感,持冷漠状态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中表现的不良表现方式。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厌学会引起弃学,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必需加以预防和矫治,厌学问题不仅存在于差生的身上,可以说所有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着厌学问题。现今,厌学学生的问题类型主要表现在沉迷网络、厌学旷课、打架斗殴、孤僻自闭、早恋等。如顺其发展,小则影响其成为有健全人格和心智的人,大则会影响家庭和谐幸福。由厌学引起的弃学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給我们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等。不久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公布了一项调查:中国目前至少有1000万闲散未成年人,而这一群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发源地。调查显示,闲散未成年人在犯罪以前,多数人有学业失败的经历。

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大体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温床,是塑造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场所。例如父母如果长期处于分歧,敌对,甚至武力相处,以及形成缺损性家庭,使子女在不正常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这些都对孩子的正常学习有影响。

二是学校教育的不当。首先,从学校教育管理方面来看,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便助长了学校教学紧追平均分和升学率的短期行为,自然加重学生身心压力和课业负担。

三是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社会的影响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例如,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还处于不发达状态,我们对教育的投入还不够充分,从而导致学生想读书但因种种原因不能升学而出现的厌学;还有,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媒体丰富和技术发达的社会,青少年受到的诱惑是多方面,如黄色书刊,不良网站,大量的电子游戏等,对喜欢新奇和自制力弱的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前不久,专家们大声呼吁应关闭的“死亡网站”就是一很好例证。

二、解决当代中小学生的厌学问题的几点措施

第一,重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主要是指儒家文化中的积极人生价值观,我们要对学生从小开始教育,这人生价值观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刚健有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的追求道路等。从而导引出的勤学,自信,奋斗等优良品质对我们的当代学生的厌学情绪有一定的修正作用。

所以,在我们的小学教育中,我们的专家可按素质教育的要求,编一些重现我们儒家文化精华的教材,从小开始有意识的灌输,使这些观念潜移默化的根植于孩子的头脑,其实这些知识很大一部分是指一个人学习和做人的非智力因素。我认为小时侯的教育,或者说学前到小学的教育中对孩子们的道德教育和良好性格和心理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的持久不断的动力。

第二,真正的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负担在新时期下,我们应找到控制厌学、辍学的方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富蕴县的经验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此县先尚处于欠发达地区,而他们的初中辍学率0.18%。随意抽查此县某一中学的成绩册:初中三个年段29个班级,期末考试成绩及格率都在80%以上。成绩册体现出他们是向全体同学施教的。据了解,该县是采取的自主的,按实际的选择自治区教研室提供的不同的考试试卷。从上面的经验,我们可看出,我们不一定要采取一刀切的统考形式。我同意这样一个观点:与其用低分数泯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不如用分数来激励学生学习,让他们抬头重新做人,拥有希望和勇气面向未来。

另外,要把学生从“苦”学中解脱出来。当然,作为老师,我们要在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去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作为管理阶层,应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当前要做的是减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以制度形式控制学生的课后作业量,减轻考试难度,英国,加拿大等国外中小学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家庭教育要把好关。这个关是很重要的。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大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的良好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材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出生后,2/3时间都生活在家庭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通常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言谈举止都在不停地影响和示范。所以有些教育家把家长称为孩子的终身教师。这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以说,家庭教育子女的问题是一个有史以来值得探讨的学问。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特别是早期家庭教育的争论是很多。这里我不再多加评论。但经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家长对孩子还是应多花点时间。在我们学校里,每学期都要举行一两次家长会,仔细观察来的家长,好的班级来的家长特别的多,而差的班级,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看起来可怜。有的班级里的麻烦学生,老师多次叫家长来学校共同教育孩子,但竟是杳无音信,而成绩不理想随之而来的是厌学问题。

我们知道,在孩子各个阶段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老师们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个孩子的变化都清楚。而我们的家长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我们有些家长借忙于生意或工作而不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也是充耳不闻或完全不知。这样下去,慢慢的差生又出现了,又开始厌学。所以,我大声呼吁,家长们,多花一点时间在孩子的身上吧。并不是上学后你的孩子就全部交给老师了。并且,我们的家长应以积极的心态鼓励孩子努力进取。

第四,学校要实实在在的重视后进生的教育。为了解决厌学问题,在几年前,各地都在进行课改,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我认为,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们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的到了很大进步,也不断的在学习新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觉的对后进生的帮助、改进做的不够。我们这些教育者还没有真正重视起对后进生的教育。

这里有一现实的例子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前几年,上海平乐学校原是上海金山区最差的学校之一,全校近千名学生,1999年记录在案的有严重的品德行为偏差,学习困难,心理缺陷问题的后进生占在校生的25%还多。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熊川武带着他创立的“理解教育”走进平乐学校,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老师如何与“问题学生”沟通。现在,这所中学完全改变了昔日的面貌,获得金山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称号。师生关系融洽,学风积极向上,2002年,中考平均成绩名列金山区第二名。理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先让学生喜欢要他学习的人”,而我们仔细想一想,如果我们的老师不是从心底里去喜欢学生,帮助学生,学生又怎么会喜欢我们老师呢?

第五,全社会共同支持教育。对厌学的矫治,是一个复杂,牵连社会各环节的问题。整个社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要不断的到强化。

面对社会上一系列的不良诱惑,需要我们的国民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需要不断的完善社会法制,有效的清除有害于青少年的垃圾。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

 

德育处录入:dy    责任编辑: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