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探索

第二届德育研讨会学习材料(一)
作者:dy    德育处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454    更新时间:2008-1-22

[编者按]

教育部公布2008年工作要点“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

近日,教育部公布2008年工作要点,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要求“紧紧围绕主题,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全国教育系统不断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

工作要点的第二条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

教育部称,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要求,把德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积极推进以营造浓厚育人氛围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与学科课程教学相衔接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研究制定《中写学德育规程》。

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上好体育课,大力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卫生防病教育。

深入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建设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培育校园文明风尚,激发师生创造活力。大力开展植树活动,建设绿色校园。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教育部还将进一步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和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工作力度。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清华大学  贾朋俭 郑卫丽

 

今年8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亲切接见全国优秀教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提出,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出了具体要求,对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给出了明确指示,意义重大而深远。
  立德树人需要正确理解
  常言说,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鉴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对应关系,立德,既有对教育者——教师的要求,也有对被教育者——学生的要求。具体来说,立德对教师的要求是立师德;立德对学生的要求是立学德。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师德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却不是一般的职业道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与创造性特点决定了师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在讲话中,胡锦涛说: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胡锦涛对广大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实际上就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立的师德
  同时,胡锦涛对学生要立的学德也明确指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怎样树立学生的学德,胡锦涛说: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这是因为,德是做人之基,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学习才有动力,成才才有保障。如果有才无德,即使学有所成,也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师德是学德的前提和条件。作为教师,立德的目的是为了树人,树德才并重,以德为主的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被视为社会道德的化身。教师通过良好的师德,言传身教,内化为师风,懂得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熟悉学生心理,学会用与学生平等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把良好的师德传递给学生,才能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
  立德树人贵在常抓不懈
  近年来,教育系统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不良道德在校园中也时有发生,师德建设也遇到了新挑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教师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在学校工作中,要让立德树人落到实处,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以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立德树人建设工作贵在常抓不懈。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把大师看成是大学的标志,把师资队伍建设提到办学的突出位置。清华之所以久享盛誉,就在于她拥有一大批学问精深、品德高尚、深受学生爱戴和社会景仰的大师、名师和良师。新中国成立后,蒋南翔校长提出要建立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和又红又专的职工队伍,他认为首先是师资队伍,这是办好学校的关键
  胡锦涛在讲话中对广大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实际上就是新时期新阶段对师德的四个新要求。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现实任务的要求。这些探索和总结,反映了我国对立德树人建设工作常抓不懈的成果。
  立德树人要建立长效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立德树人建设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创新并深入实践,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学校党委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作为师资人才培养的重点要求,提出师德建设工作的原则。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协调,通过制订、完善和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师德建设的硬约束软着陆,共促师德建设,形成师德建设的合力。
  构建师德教育体系,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校园文化。学校人事、教务、科研等部门,要形成各自面向教师的教育培训和研讨交流机制,从不同的方面构筑一个比较完整的师德教育体系。该体系的内容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完善,做到与时俱进。该体系中,学校宣传部门负有独特的职责。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引导,宏扬主旋律,充分利用网络、闭路电视、宣传栏等各类宣传工具,坚持长期不间断地开展对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弘扬高尚师德的校园文化。
  注重建章立制,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师德规范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得师德建设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为不断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此外,在立德树人建设工作中,要注意防止和克服重智轻德抓好放差知与行脱节倾向。这三种倾向,是忽视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表现,这些做法是违反教育规律的,也是违背公平教育和脑体结合的原则的,在立德树人建设工作中应尽量避免。

 

 

有感于周济部长谈“立德树人”

 


王石川

据人民网报道,日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讲到,中国下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

    育人之道,德字为先。今天,在社会一些领域出现道德水平下降的现实情境下,强调“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显得格外迫切和引人注目。

    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诚如东华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贺善侃所说,只有把教育当作崇高的事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遗憾的是,揆诸现实,一些为人师表者既不学高更不身正。他们是道德的缺席者,道德之身蒙上了层层污垢,比如,见利忘义、吃拿卡要、弄虚作假、违背学术良知等等,以如此形象示人的教师,又怎能使学生服膺?又怎能教育好学生?

    道德不是空洞的符号,道德也不是简单的说教。当前,一些学校在德育方面往往陷入两种误区,一是进行简单地说教,使道德教育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教化”;二是在教学工作中回避德育教育,一切围绕着应试教育转,一切为考试服务。

    爱因斯坦曾经在名篇《培育独立思考的教育》中谆谆告诫:“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话是对受教育者说的,更是对教育工作者说的。即便学识再渊博,即便学业再优秀,也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样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多年前,中央就提出,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尤其在当前,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德育产生了误读,并未真正理解德育的深刻内涵。一些学校名义上是推行素质教育,实际上暗行应试教育,把德育忽略了,把公民教育忽略了。

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也是教育工作的主题。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愿景,除了为人师表者先立师德之外,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正确理解德育内涵等等方面也必不可少。

德育处录入:dy    责任编辑: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