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家访 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
家访是教师了对学生情况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之情感沟通的桥梁,所以做好家访工作是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一项重要工作。可以这样说,不能做家访的班主任是不合格的班主任。那么怎样做好家访工作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谈点个人的做法与看法。 第一,家访前要做好准备,看准时机。家访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情况,从而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其根源。所以家访前作好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先要理顺好家访的思路,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等在校表现方面要有全面的了解,这样在家长交流时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所侧重。事实上,当我们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时,与家长交流除了几句寒暄活之外就无活可说了,甚至会出现尴尬的局面。要做好准备这一步也不容易,要求我们平时勤下班、勤谈心、勤总结,这样才能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 家访的时机很重要,不少教师认为只有当学生表现不好时才去家访,学生也把这种家访看成是告状。其实家访包括三种形式:普访、随访和定访,具体还可以是电访、家长到校访等。所以改变家访的形式,看准时机才能有效地达到家访的目的。我认为学生有进步时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记得我带的2005届的一个毕业生中有一名学生叫赵建平,平时很少吭声,成绩中等。一次数学测试,他考上了班上第一,我除了在班上加以表扬外,还利用双休日亲自到他家走了一趟,当我发现他家因母亲患有尿毒症时,我常常地震憾了。回到学校,我什么也没有讲,而是在平时的生活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学习上多关心,这名学生也意识到老师的关爱,学习异常勤奋,最后以较好的成绩考入高中。 第二,家访过程中要灵活变通,讲究方式方法。教师本着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呵护的态度,对家长多尊重,多用商讨的口气。教师除了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外,还要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另外还要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教提供帮助指导。我班上一位学生,他的父母亲均外出务工,是典型的留守学生,父母平时对他的交流就是通过打电话,而且语气非常强硬,说不考上高中就怎么怎么样,学生的压力非常大,成绩一度滑坡,我了解情况后,与家长通电话交流:委婉地劝其改变方式方法,对学生要多鼓励,有空回来看看子女。这位家长接受我的建议。后来学生在周记上写道:“多亏了班主任老师的劝说,父母现在很少批评我了,而且还会表扬我的进步,我有信心把学习搞好。 第三,家访后要抓反馈、常总结,及时巩固家访成果。家访守后,教师要反馈家长的想法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家长的良苦用心。教师还要完善学生的成长档案。对有问题的学生要特别关注,避免错误重复发生,还可以激请家长来校参与教育主题班任,如感恩教育等。 当然,家访需要教师花费很多心血,但教育的真谛就是爱。只有当教师充满爱心,家访就是一把能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这样才能架起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最后结出教育的累累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