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属于自己的事情
——2012年11月19日国旗下讲话
俞继圣校长
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刚才,我给大家介绍了在今年市中学生运动会上为校争光的同学,实际上,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同学,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用自己的努力在为校争光。前一段时间,我特意向各年级作了一些了解:
比如:高三的林新强、魏尹帆、宋清等同学在紧张的备战高考中,仍然非常负责地担任年段的自主管理工作;高一1班潘林莹同学,认真组织年段学生会干部检查各班级的一日常规;还有高二2班林清、3班吴悠、5班黄弘威、6班张长富、7班卢文锦、陈信君、8班李宝东等同学;初三5班的许华铮、陈祥、郑婉莹,8班陈颖姿同学;初一2班的周子伊、5班的黄秀清、7班的林杰、8班的张婧同学都表现都很出色,发挥了学生主体的很好作用。
高三4班的叶维杰、陈卓同学对班级事务、班级卫生工作非常热心;初三6班程灵欢是一位身先士卒的班长;初三4班林恩典同学,负责德育积分统计和每节课后请老师签写课堂记录这两项繁琐的工作,从初一到初三从没出错,她还是“感动四班十大师傅”之一。高一7班陈新荣同学经常会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高三5班的值日生,高一5班罗华强同学每天清理公共饮水机的卫生,从未间断;高二1班董亮同学晚自习后常常是最后一个,总是关闭了班级电器、门窗后才离开;高二4班吴志伟、高三5班程金同学,一天不落地给花圃浇水,很有责任心,这就是难能可贵的公民意识。还有初二3班的林航钧同学,7班的白皓天,8班的熊思喆、林子祺同学也都是主动承担学校各项事务和志愿者活动的。他们是学校的建设者和主人翁。
在校园里,你会看到许多努力拼搏的人:初三1班陈少杰、7班唐诗嘉同学不但学习成绩突出,同时体育运动成绩也很突出。高三的张永城、叶维杰每天坚持6:15前离开宿舍去晨读。初三3班的邹丹彤同学是初二才到我们学校的,她经常是笔不离手,成绩进步很快。这样的例子还有,今年夏天毕业的高三许袁梦同学,她从国外回来,两年时间读完三年高中课程,高考考出609分。
学校有班集体,还有宿舍集体。我们高一男生401宿舍,在舍长苏有朋同学带领下,向学校提出在早上6点10分之前做好内务,自主出操之后,自觉开始晨读;高二男生宿舍的李宝东、李晨同学,高一女生510宿舍的陈嘉琳同学,主动带领本宿舍同学高标准地做好各项要求;还有初三男生的527、529宿舍,初一女生的608宿舍、高三女生的309宿舍,长期以来表现很自觉。宿舍是住校生的家,宿舍群体建设,室长是核心,大家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有一个团结向上的氛围,每个人成长会更快。今年清华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四位女生就是来自天津杨村一中同宿舍的学生,她们考入大学的路径不同,但她们“目的地”是一样的。
今天,我举的都是我们身边同学的例子,我相信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列出,这些事情可能不起眼,但它们凝聚起来,就是催生、焕发和促进我们学校优良校风的正能量。
同学们,我们常常说学校要加强文化建设,建设什么文化?简单说,“文”指外在的美好的东西,“化”就是教化、内化,也就是用人类的各种美好的风尚和精神,去影响人,感化人,让人的境界得到提升。文化就是素质,它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的寻常生活里,是一种植根、积淀于人内心的法则和秩序,一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良知,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承认有约束的自由。其实,学校的文化建设很具体,就是每个人从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就寝不说话、考试不作弊、自习能安静、对人讲礼貌、饭后自觉收碗筷、值日时认真负责、做好每一次该做的作业,培养起对知识的尊重,对文明的尊重,养成良好习惯,保持文明高雅的言行举止。
南京师大附中曾经有一位来自瑞士的同学,他被班级评为劳动积极分子和助人为乐标兵,当大家对他表示赞赏时,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学生本分的事,他说:“我被排在班级值日生表上,我就应该做好属于我的事情”。
同学们,半期考过去,说明这个学期已经过去一半了,时间过的很快,它不会因为你没有准备好而停下来等你。中学教育对人的一生有很大影响,虽然存在很大的升学压力,虽然中学教育的成果很难在青少年时期显现出来,但这是一个成长性的过程。我希望文博的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都能发现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更要使自己的内心和精神变得丰富起来。做好属于自己的事情,就是要去关注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透支未来;做好属于自己的事情,就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不是糊弄人生。既然走进学校,就要把每一分钟都用上,为自己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就是:做好属于自己的事情。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