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脱产研修成果汇报
高一语文集备组 林家锋
受学校指派,我于10月中旬参加了名为“福州市中学语文第五期语文学科名优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活动。活动由市教育局主办,市教育学院承办。整个培训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脱产集中研修学习,为期十二天,由北京师范大学负责教学并安排下校调研考察。
十二天的行程安排得异常紧湊,除去往返时间,基本上是全程泡在讲座与下校考察等活动中,包括部分晚上时间,另外的晚上时间大都在做作业中度过。我和舍友开玩笑说,真是结结实实当了一回学生。
市教育局、教育学院和北师大对口部门各派了一位工作人员负责事务性工作,可见主办方和承办方都对活动很重视。统计一下,共听了7场讲座,时长都是两个半到三个小时的,很考验我们的坐功;四天下校调研考察,高中组去了北京五中、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八一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其中北京五中和八一中学是首都示范校;另有两个晚上安排拓展训练和小组讨论;晚上大部分时间用于做作业,共完成三篇各八百字的心得体会、一篇三千字的下校调研考察报告和一篇一千余字的研修活动小结。外出要向班干部请假,留宿在外要向老师请假,管理之严格可与全日制学校比肩了。好在报告都是名家主讲,考察都有实质内容,所以真是收获颇丰。
防止活动德育化,倡导德育活动化
活动德育化就是说教与训导,是思想意识的单向灌输,是功利性很强的教育,是抽象或形而上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或与教育者的预想背道而驰。
德育活动化就是寓德于乐,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的熏陶与感染,是春风化雨的领悟,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
八一中学的升旗仪式
校园进行抗震改造,多栋建筑物在施工,通往大操场的通道只剩两个,学生集会效率很高,不用广播提示,不用大声嚷嚷,没有推搡拥挤,没有奔跑抢位,用秩序井然来形容绝不为过,这让我们深感羡慕。
我很受不了校园广播有事没事播什么通知,总让我很恍惚,似乎我穿越回了80年代,村委会正向全体村民播什么最高指示。各部门下发通知都应有自己的渠道,广播除了统一考试、作息信号、广播站播放节目、重要事件、突发事件等以外,我认为,是不能轻易使用的。事实上,好的学校也都是这么做的。
升旗阵势大,国旗方阵、护旗方阵、校旗方阵、红十字会旗方阵、军乐方阵,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有的,这所学校的升旗仪式基本都有了,只是没有武器。升旗手、护旗手和军乐手全部着升旗专用的制服,军帽、白手套、长筒皮靴一应俱全。方阵行进方式有齐步走、正步走和跑步行进。当天升旗仪式的主题与红十字会有关,所以多升了一面旗,就是国际红十字会会旗。
升旗时间安排在周一上午第二节课后,当天升旗仪式的主题是吸纳高二十八名学生为国际红十字会会员。国旗下讲话先由校学生会主席读国际红十字会来信,接着是十八位学生上台领取会员证书,再接着是一位入会代表宣誓,最后是一位入会代表向全校师生发出践行红十字精神的倡议,然后就是“今天的升旗仪式到此结束”。主席台上方有一面显示屏,滚动播放十八位学生的姓名。
整个过程下来,给我的感觉是仪式感特别强,这种仪式本身就是德育内容。没有杂七杂八的通知,也没有若干项评比的广告。我们的升旗仪式上,这些广告何时能够取消呢?听说明年广电总局就要禁止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行为了。
第二个感觉不很明确,也不成熟。觉得我们国旗下讲话的格局偏小了,更多的是身边人、地方事,还有许多话题局限于校园内。理想色彩不够浓郁,眼光不够高远,视野不够开阔,说教意味强烈,个人观点偏多。更让人感到不安的是,演讲时间偏长,而且有越来越长的趋势。
一零一中学高三学生的成人仪式
这场活动不在考察范围内,属于田野调查性质,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间是某日上午10:30到12:00,地点在园明园大水法遗址前,人物先是一零一中学十余位高三学生,后来是数百位学生(估计当时下课了),当时我未见到校领导和老师,事件是高三成人仪式开始前的准备。
准备工作全部由学生包办,先来的十余位都是年级学生会的干部。我见到的准备工作包括布置会场,调试音响,搭合影架子,铺红地毯,四位主持人测试音响,串联并讨论同时修改台词,整理《宪法》,等等。
所有学生,包括后来的数百位学生全部着正装,男生黑西装,白衬衫,红领带,锃亮的皮鞋,女生职业套裙装,统一淡妆,裸色筒袜,坡跟黑皮鞋。我描述这些,是要告诉大家,他们把活动的仪式感搞得很强,弄得跟节日似的,很庄严。
11:30左右,中途又来了约十位学生,是运送盒饭的,好几百盒,估计是全年级的同学一下课就过来参加仪式,现场盒饭解决。
仪式正式开始后是什么样的,我没有观摩到,但露出的冰山一角已经可以让人想象到基本的面目了。这次不期而遇给了我哪些收获呢?
许多事,学生可以做好,就看你信任不信任学生,敢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最多就是多教两遍嘛。事实正是如此,第一、二届高三,赴考之时,从住宿到往返,我们几乎全包了,但可持续吗?有利于学生吗?
许多事,不要把形式的东西一棍子打死,仪式中的许多环节都是形式,但这些形式本身就是德育,是生动的在班会课上感受不到的用教学语言表达不了的德育。
课程、教材处理与课堂教学
下校调研考察共听了8节课,北京五中高一一节课,刚开始文言文教学,高二两节选修课,分别上的是哈姆雷特节选与茶馆节选,八一中学高一两节课,分别是是鸿门宴和纪念刘和珍君,地质大学附属中学一节课,高一文言文篇目,北师大附属丽泽中学两节课,高一文言文一节,高三复习课一节,上的是文言断句的内容。
北京五中高一的那节文言文课是学生进入高中后上的第一节文言文课,老师没有马上教学烛之武退秦师,而是安排了两节初高中文言文衔接课,自编了学习材料,选用的篇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篇目难度较小,两节课教学,第一节指向文本,第二节明确高中阶段文言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更多指向方法。此类课,我从未上过,我做集备组长三四年,也没有在组内探讨过此问题。我们最多就是把衔接渗透在文本教学中。下一届高一起始阶段,可以把方法指导型与初高中衔接型的课编排到进度中。
高二两节选修课,执教茶馆的教师出身京剧世家,自己在大学阶段有过相关社团的活动经历,话剧表演的腔调十足。课以师生分角色朗读为经线,以其它学生评析朗读的方式带动人物形象与思想内容分析,全课干净利落。教师因为出身与经历关系,那朗读基本就是表演了,京味十足,腔调十足,把王利发演绎得如在眼前。执教哈姆雷特的教师在读研究生,专业正是外国文学研究,这节课上得很吃力,教师试图引领学生挖掘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与激烈的思想冲突,学生也很想配合老师把课上好,但文艺复兴时期复杂的社会思潮不是高二学生所能轻易理解的,欧洲宫廷和贵族等一系列约定俗成的作派更不是高二学生所能明白的,没有做过专门研究的老师尚且一知半解,何况没有经过影视作品启蒙和熏陶的高中生。其实,对这篇课文最好的处理方式可能就是把它直接放弃掉,因为几乎可以说,任何试图在一节课内对这篇文章摸到些道道的想法都是虚妄的。所以,处理教材,老师有自主权,你擅长的篇目,可能存在巨大阅读障碍的篇目,分别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执著于平均用力,按图索骥,其实是盲人摸象。
地质大学附属中学上的是荆轲刺秦王,这所学校地处市郊,农民工子弟偏多,教师学历水平和授课水平可能不很高。学校正在复兴之中,用校长的话说,要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将学校办成配得上国字号名头的学校。从方方面面看,这所学校都在蓬勃发展。课堂教学方面,这所学校正在试验杜郞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因为杜郎口中学正是在学校办学濒临倒闭的情况下奇迹崛起的实例,地处乡镇,生源往城关转移,教师呆不住,学历水平和授课水平都低。校长动起了革命的念头,按程翔老师的说法,是命令老师在课堂上讲话不得超过十分钟,因为老师也不会讲课,讲了也是错误一大堆,就让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展示讨论成果,互相评析,至于学生讨论是否正确,也不许老师管。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有非常严密的制度设计,从配套的评课表可以看出,从配套的观课制度也可以看出。地大附中面临的困难当然没有杜郎口中学大,但在国字号学校中,肯定算是后进生了。去年开始,学校经过认真学习,观摩考察,开始试验推行改良版的杜郎口教学模式,教室三面墙壁都是黑板,学案,分组,讨论,展示,教师不干预,教师讲话不超时都模仿杜郎口中学,唯一改良之处就是学生展示如果有误,而本组的其它成员不能指出并订正而且其它组的学生也不能指出并订正,那么教师可以进行正确分析。许多专家和一线老师质疑这种教学模式,一是把课堂学习的时间前置了,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几乎消失了,最多就是主持人的角色,他一节课的语言甚至可以模式化和程序化,因为教师在一节课上讲什么话已经被精确无误地固定了。但广泛的质疑并不妨碍杜郎口中学强势崛起,因为学生太喜欢这样的课了。理智一点想想,国家这么大,中学这么多,尝试一些新教学模式有什么大不了呢?何必那么强烈地质疑或先入为主地否定呢?鞋合不合脚,不是只有自己知道吗?跟老师们叙述这个,是想说,许多学校、老师都在积极地改变课堂教学的面貌,都在探索不同与已有课堂的教学方式,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些学习与探索呢?总比永远四平八稳好吧?
其它的课不一一复述。在这次密度比较大的听讲座与下校调研考察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与面临的瓶颈,有这样一些片段式的想法:
1、把学生作文写不好归咎于缺乏素材积累是非常不对的。学生只有在相当熟悉素材的情况下,才可以把相应的素材比较自如地运用到作文中去,才可以用人物或事件的细节去充实作文的血肉。而大量素材的泛阅读丝毫无益于学生运用素材。
2、白话文教学要删繁就简。今年我教高一,回头看往年用过的教学设计,自己都觉得很不满意。用程翔老师的话说,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课堂作品,我觉得往年使用的教学设计没有一份算得上是课堂作品。我可能一辈子都成为不了优秀老师,但不意味着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敢不慎重。最大的问题是把本不复杂的白话文教复杂了。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白话文大抵没有句意、段意的理解障碍,每个篇目择一二要点而教,一个课时足够了。多的课时用来干嘛?用来折腾课文,用来折腾学生。更不自觉的是,因为隔两三年就一次某篇目,下一轮教学的时候,大抵在前一轮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增删调整。而调整的时候呢?往往是增的多,减的少,这样课就越上越复杂,环节越上越错综曲折,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对学生也越来越不满意了。可能这是我们认为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原因之一。能不能有另外的选择呢?既然学生大抵看得懂文意,那就择一二点轻轻浅浅地教,可能结果会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3、文言文要浓墨重彩地教。这一点我考虑尚不成熟,不敢在这里讲。
4、多媒体或课件用多不如用少。图片或视频的魅力远比不上文字与语言,文字与语言有想象的属性,而图片或视频却将想象凝固了。这是小说比电影好看的原因,也是电影比电视剧好看的原因之一。这么长时间以来,这么多优秀的老师上课都用不着多媒体或课件,我们今天怎么就好像缺了这玩艺儿就不会上课了呢?某些该用的课比如练习讲评课另当别论,因为多媒体或课件所承载的信息量是板书比不了的。
5、课时少比课时多好。课时少起码逼着你把教学的水分拧干,高度提炼教学环节和语言,课时多就拖延啰嗦,反反复复,颠来倒去。我们现在的课时太多了,而且已经蔓延到了低年级,再不改变,学校难成气候。
事务性工作周到细致,无一脱节
以调研考察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一天行程为例,车到校门口,就有工作人员引导进入会议室。会议室播放介绍学校的视频,桌上摆放考察胸牌、一天会程安排和一本校园宣传册,会程安排将当天所有的事项罗列得一清二楚,精确到分钟。接着,一位工作人员向我们口头说明当天会程安排。再接着,校长致欢迎辞并简介学校。然后听课,参观校园,再听课,教工食堂就餐,下午评课座谈,听副校长讲座。每项活动都与学校印发的会程安排严丝合缝。
全天行程配备一位校方的工作人员,从头到尾陪同,引导,每项活动的场地、设备都已经事先准备妥当,没有任何意外,连小插曲都没有。
事务性工作与教学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有人说,事务性工作没有价值,但事务性工作的水平体现的绝对是学校的管理水平与风气面貌。
教师午餐让人眼红
天天有热饭热菜,不用吃食堂是我的奋斗目标之一,现在基本实现了。所以我已有好久没有关注学校食堂。不知同事们对我校食堂午餐的印象如何。
下校调研考察大都是一天的行程,上午听课,参观校园,下午评课,或者听学校的经验或特色介绍。午餐都安排在学校的教工餐厅。
教工餐厅都是独立的,便于给老师们开小灶,面积不大,设备齐全,工作人员基本没有,相当于自助餐的形式,饭菜由老师们自行取用,餐后自己整理餐具。
菜品丰富,每样食品的数量都不多,但种类真是不少,我对吃的稍微挑剔,但对他们的午餐也感到眼红。另配水果、饮料,水果和饮料据说是一天换一种。主食和配菜的总量是固定的,先到先取用,后到的没有另行补充。
教工午餐是全免费还是学校补贴部分,我不得而知,但学校至少是有补贴的。学校办学如果稍有盈利,确实可以考虑改善民生,大家工作都累,吃热一些,吃好一些,精气神也顺一些。我校的省三级达标校应该是评定了,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关于高中招生的规定,就有资格招收择校生了,三级达标校的择校费是每生8000元,打个折扣,也有5000元左右。当然,前提是大家劲往一处使,学校的办学质量持续提高。不知我校的住宿费是否收到顶了,完全有多收三五斗的潜力。
关于学习心态
常见的是听了一节不错的课,我们会以对方学校生源好、准备时间长等为托辞在心里腹诽,并不非常认可,或者只在口头欣赏,心里其实颇不以为然。
听完一场不错的讲座,我们会以不切合教学实际、不适合二三流学生的学情、光有理论不适合实践等为理由拒绝接受,或者口头接受,其实无动于衷。
参加完一次会议,我们会以应试效果不佳、浪费时间、劳民伤财、形式主义等为理由不配合,不统一思想,或消极怠工,应付了事。
个人认为,这样的心态其实是狭隘的经验主义在作怪。经验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也是自己劳动成果的积累,但可能也是阻挡你提升自己的桎棝。
学习心态很重要,基本等同于一个人的心态是否年轻,是否还有调整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潜力。正确的学习心态应该是海纳百川,以悦纳之心接各家言论,以此观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检验自己的工作还能不能做得更好一些。
教学也是如此,多年教下来,是不是在用同一份教学设计,今年教的和前两三年教的是不是没有什么差别或者只有一点点差别。如果是,那就危险了,起码说明在这几年间你是停止前进了。
学习很重要,虎妈热未消,狼爸钻出来了,尹建莉也跟着跑出来湊热闹。究竟孰是孰非,没有学习和比较深入的了解,妄下结论都是虚诞的。而貌似学习,其实只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参观,最多只能算是围观。
2011年11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