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学习力”(下)
――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背后
(接上期,摘录自《人民教育》2009年第21期“改革观察”栏目)
自学,是整堂课的基础。“这一步没有搞好,后面的检测错误率就高,出现的问题就多,教学难度就加大。”虽然只有五六分钟,“但搞好了,效果要超过老师讲半个小时。”因此,教师的唯一任务,是“让学生静下心来,钻进书本去理解知识”。如果这几分钟没有让学生好好“看书”,“那这堂课就完了”。
这就需要教师做好“退居二线”的工作:一,不能走出教室。“老师在场与不在场,整个氛围完全不一样。你走了,学生就以为教师对自己漠不关心。”二,不能板书,尤其不能板书即将要检测的题目。“你一抄题,孩子马上就不读书。”三,不能东张西望、打手机等,尤其不能辅导学生。四,要对认真学的同学表示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个别同学,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督促他认真自学。
自学完毕,教师一个字不讲,立即转入“检测”:模仿例题做习题。
有人会问:学生能看懂教材吗?老师不讲他们能理解得了吗?
这一担心是多余的。
实际上,每节课的内容,80%是旧知,新知只占20%左右。如解一元一次方程,只有移项是新知,其他都是旧知。“有80%多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懂,不用教。只有不到20%的内容学生看了例题还有不懂、不理解。”这就需要通过“检测”,让学生发现自己理解的偏差、错误。
“检测”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运用新知的能力,二是调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因此,其重点就不是展示学生学得多么好,而是要充分暴露问题。
“检测”中的运用还是初步的、简单的,题目不能太难,主要是课本上的习题,量不能太多,一般为2—3道。不能叫学习好的学生,而要叫2—3名后进生板演——因为他们暴露的问题最多,最典型。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独自练习。
“老师要巡视,收集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归类。特别要注意后进生有哪些问题,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倾向性的,哪些是个别的。千万不能辅导。”蔡林森说,“有的老师一看有学生做错了,就着急,忍不住辅导,一辅导整个课堂气氛就变了,学生就不紧张了。”而这个教学模式的精义,就是要让学生高度紧张地学习,“让他们动脑,动得紧张得不得了”。
有些题目,可以只做其中的几步甚至一步。比如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是教学的重点,“我们就只要求移好项,其他步骤都省了,这就节约了时间,本来只能做1道,现在可以做2道了。”
这里最大的挑战,是教师要根据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调整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按照蔡林森的设计,“检测”是“后教”直接而根本的依据。在他看来,无论老师如何精心备课、预设,都无法准确测知学情,只有通过“检测”,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才一目了然,才可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直到这时,教室里基本上听不到老师的声音,但老师的大脑在高速运转:学生的哪些问题是接下来要重点讨论的,叫哪些学生上台更正才更具有代表性,还有哪些内容是要教师加以突出、引导的……
于是进入一堂课的高潮:后教,即更正、讨论“先学”中暴露的问题。
名为“后教”,其实主角仍然是学生,教学形式主要是学生教学生,所谓“兵教兵”。“老师只是做节目主持人,说‘你来’、‘你来’。”
“老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板演习题中的错误,鼓励学生上台用红色粉笔更正出不同答案。”蔡林森说,“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更正、纠错,同一个问题可以让几个同学更正,这个更正错了,让那个来。”这最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这也是合作学习,是更深层次的合作学习:每个人都在动脑,都在思想深处互相“对话”。
“不能边更正边讨论,否则容易重复,浪费时间。”更正完了才组织讨论。
讨论,是为了弄懂“为什么”。所以不能就题论题,而要找出规律。“首先是要有序,不要一道题一道题地讨论,而要一类一类地讨论。比如3个人做了同样的2道题,不是一个人一个人的讨论,而是先对比看3个人第一道题的第一步。对不对,为什么。如是,第二步、第三步直到最后一道题的最后一步。这样就有比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深刻。”蔡林森还特别指出,“学生的讨论与老师的教要互相结合。”所谓“教”主要是指学生讨论得出一个正确结论后,老师要板书。“老师不要下结论,而要让学生自己讨论出来”,只有当所有学生都不会时才简要指点几句,而且“不能就题讲题,要就板演的习题,把错误归类,由个别到一般,得出规律,使学生触类旁通,学会运用”。
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类问题都要吸纳后进生、成绩好的学生参与,但要先请前者发言”,否则,课堂就会变成尖子生的表演。
这样的讨论才是有效的,它刺激每个学生的神经,它扎实地纠正每个人理解上的错误。
“当堂训练”于是水到渠成。
“当堂训练”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这一笔不点,知识于学生就还是“死”的、是“夹生饭”,教学就是不合格的。
必须留足时间让学生紧张地练习。
“训练的题目不能偏、怪、难,要掌握好度”,永威的做法就是使用跟教材配套的《基础训练》中的习题内容,坚决反对题海战术。“还要注意题目的层次性,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提高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做,绝对不许抄袭。最重要的是,“老师不要当场批改作业,一批改就影响其他同学,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安心做作业”。批改的任务放到课外,如有错误,要让学生当天就纠正。
这44分钟,每个学生都高度紧张: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动手,不停地接受和运用新的知识,不停地向知识的高峰攀登。
这44分钟,胜于一般课堂的100分钟。
它的唯一秘诀,就是坚决不让每个大脑偷懒!
给孩子主动求知、自我发展的自由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把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彻底推翻。
这不是蔡林森一时热情冲动,更不是盲打莽撞。
细细审察这一模式的基本框架和操作细节,我们不难发现,它无处不在坚守一个真谛:教育是唤醒每个学生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是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渴望、学习力量。
它以极大的耐心和智慧培育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能力,它带给学生巨大的独立思考、探索知识、克服困难的思维快乐,它使每个孩子包括后进生获得自信和尊严。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能给学生自学、创新、锻炼的机会或环境、平台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蔡林森说,“教育工作者不是要去塑造学生,而是提供条件。比如母鸡孵蛋,我们只能给它提供适宜的温度,而不好代替它孵。同样的,我们也不好代替学生学,世界上唯有学习是不好代替的。教育只是提供外因,学生自己才是内因,但外因要有利于内因的发挥,要顺其自然。我们要根据内因的需要,提供最优质的方法和最好的条件。”
没有诗情,没有玫瑰般的梦想,只有朴素的道理。
但就是这些“常识”,我们往往背其道而行之。“我们的许多老师,不是在教孩子,而是在喂孩子,不厌其烦地讲,或者满堂问,或者把本应该紧张的课堂变得松松垮垮。孩子轻轻松松地学,能够学到什么本领!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谈到教育的现状,蔡林森很激动,“我们的问题,就是没有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就是从不让孩子去吃苦,就是剥夺了孩子去动手、去努力拼搏的机会!”
好的教育不在设施的豪华。“我到哈佛去,他们的房子还是100年前用砖头砌的,没有中国一些现代化的中学好。”好的教育是要让孩子学会努力、学会吃苦、学会自我锻炼。如果不能给孩子努力的机会,设施越豪华,条件越优越,教育的效果反而越糟糕。
有一件事深深地影响了蔡林森“个人教育哲学”的形成。
那是关于他女儿的教育。
“1984年,我女儿小学毕业。全乡500名学生,有24个不能上初中。我女儿就是其中之一。”那时他在老家的隔壁天星镇洋思中学教书。不得已,他把女儿接到洋思中学就读。他自己教初三,时间紧,女儿的基础又一塌糊涂。“问直径为1厘米的圆周长是多少,她都不知道”。怎么辅导?蔡林森一不为她订复习资料,二不给她补课。“我只采取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就让她1年后成绩排到了班里第12名!”这个方法就是“口答练习”。
“比如今天老师讲了有理数加法,我就用一张纸,把例题抄上,如-2+5=?口答,会了,就下一道。我不讲,只是叫她口答例题。例题答完了,我又让她口答课本习题,比如-2-(-3)=?她说等于-5,我就说错了,在这道题旁打个大大的‘?’,也不讲为什么。她就会想:怎么错的呢?她怎么看我,我都不讲。等到她答对了,我就说对了,但是这个‘?’我一个学期都不擦去。有些同事替我着急:蔡校长,你就给她讲讲吧。我就是不讲,我一讲她就不动脑筋。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动脑筋。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就是他不动脑筋。之后,我利用散步、洗脚,在床上没有睡着的时候,再问几十道类似的题目,让她真正理解并能运用。等到周末回家,还一边走一边问,把本周的错题再检查一遍,错了,再更正。就这样,她把课本上的每道习题都搞熟了,就变巧了。”
就是用这个方法,他女儿的成绩一步步跟上去,后来还考上了华东师大的教育系。“本科毕业后,她又考取了华东师大经济系的研究生。经济系是理科,要考高等数学,而教育系是文科,没有高数的课程。她完全是靠我初中教她的方法,自学、做题,最后顺利过关。可见自学的能力多么重要!”
蔡林森常说:“我的女儿都能教好,还有哪个孩子教不好!”
的确,把孩子内在的向上发展的欲求激发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比如独立思考、动手试错、自我纠正等等)完全交还给孩子,把孩子扔到知识的海洋中让他自己去吸纳、去搏斗乃至去吃苦,一句话,就是给学生主动求知、自我发展的自由,还会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这就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真义。
经受过这一教学模式熏陶的学生,就再也不愿回到传统的课堂中去了。
“我们以前上课有15分钟的时间注意力集中就不错了。老师改变教学模式后,我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大加长,都在30分钟以上。”高中学生王亚涛说。
“现在我们的课堂上都是学生的读书声,而不是老师的讲课声。”高中老师肖品修说,“就算是老师想讲,学生也不让。再难的内容,学生都说,先让我们自己学一学。”
高一学生焦晓寒、张忆雪、陈梦娜都是初三毕业后上了别的高中,后来不适应又转回永威。不适应什么呢?“他们学校一上课老师就开始教,满堂灌,哪里有时间学!一堂课下来,都不知道重点在哪儿。”“老师就是讲,作业还没有做呢,就又开始讲了。”“学生都是跟着老师的步骤走,他没有讲的内容你也许就不会了。”他们有的实在受不了,就每天找理由不去上学。他们恳求父母转回永威。“回到这个学校,我很愉快。现在我每节课都学得很紧张,很有收获,很有信心。”
是的,学生自我主动发展的欲望一旦被解放出来,他们就会勇敢地去捍卫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就再也不愿意被束缚、被压抑。
这就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释放出来的教育力量!
附记:他为教育而生
像所有教育改革一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成功绝不只是因为在教学层面动了“手术”,它还倚仗其他方面的革新。
他引进“教书育人责任制”:把“包”字请进永威,“学校与每个教师、班主任签订责任书,要求班主任、教师包教好每个学生”,其中核心的一条,是如果有一个学生不及格,要追究教师、班主任的责任。他推行“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保证每个学生都理解教材的基础知识、做好教材的例题习题,让每个后进生都有进步。他制订严格的课间操、早锻炼制度,即使是高三学生,高考前一天上操也一个都不能少。他实行常年赛课、效果第一的评课制度。每个老师每学期都至少要上3次公开课,都要接受蔡林森“无情而挑剔”的点评。“评课就是评效果”,这个效果就是看孩子是否正确地完成了作业,能够完成作业且错误率低的课就是好课,否则,尽管教师讲得天花乱坠,都是失败的。
这就在整体的制度层面,推动着每个教师慢慢走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然而制度毕竟是刚性的、不通人性的,改革还必须借助精神的力量。
这个精神力量就来自蔡林森。
他是为教育而生的。
他的生命与学校联结在一起。只要没有特别的应酬、事务,他从不迈出校门一步。“如果把学校比作一台机器,那么我就是整天守在这台机器旁边的看护人。哪个螺丝松了我就把它拧紧,哪里声音有问题我就找到原因马上修好。”
他的呼吸与学校生活的气息水乳交融。从早到晚,他不停地从一个教室走到另一个教室,从小学部看到高中部。“我就是要到‘前线去’。这样,老师、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眼里,大家的情绪、精神、态度怎么样,我都清清楚楚。”更重要的是,校长的精神、思想辐射出去了。“说一个很小的细节,我到教学区去,从来没有带过保温杯,直到中午或晚上才回办公室喝水。我要带去,不是老爷作风吗?我跟老师们打成一片,他们和我就有了感情。我的工作习惯、态度、精神,就不知不觉带出了好的校风。”
他的心与学生的情感脉搏一起跳动。他早上5点起床,淋浴、读书、思考一天的工作。5:50,他准时站在学生公寓门口,迎接每个学生参加早锻炼,“要让学生每天第一时间能见到我”。6:10,他和全校学生一起跑步,边跑步边和学生交流,“就是三言两语称赞学生,也指出一些不良行为”。他把名片发给每个家长,把手机号告诉给每个学生,“他们有什么困难、意见随时可以给我发信息”。学生什么问题都愿意告诉他,“我的手机短信常常是满的”:“校长,现在气温40度了,是不是可以不做广播操了”、“校长,我们的抽水马桶坏了”……诸如此类,蔡林森不厌其烦。每个意见他都很重视,有什么问题立即处理。他的真情打动了学生,有的学生非常关心他,发来短信:“校长,天凉了,你要多穿点衣服。”他常说:素质教育就是要用真情真心去教育学生,要用老师的精神、情感、形象去感动学生。
有了这些“温柔的力量”,永威的教学革命才在过去3年中不断吸引教师参与,不断挺进教学改革的深水区,不断地创造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