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与“好”教师
高效课堂一直这样“解读”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
同样,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好老师绝不是所谓“专业化”水平高人一筹的教师,当然也绝对不是专业化水平最低的教师。我的意思是,学生学得怎样才应该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而且应该是唯一的标准。
学生学得如何,有时候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高低并没直接必然的联系。这句话还可以反过来说,学生学得好未必能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划等号,但一定和是否“好老师”划等号!在高效课堂教学中,“高效教师”的所有作为,最重要的不是其具有怎样高级的专业化水平,而是他是否具有“激励性人格”: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学会。
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是我的发明。
早在20世纪的60年代,美国学者科尔曼通过调查有了一个发现:以前我们一直视为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比如教师经验、课本质量、班级规模、硬件设施等恰恰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什么关系,学生75%的成功来源于其社会经济、家庭、文化背景,而这些因素并不是教师们能控制得了的。“科尔曼报告”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不是由他们的老师决定的。
同样的震撼还包括发生在1968年的另一个“事件”中。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一个学期开始时,“随意”指定其中20%的学生并且郑重告诉他们的教师说这些孩子属于“潜在的学习进步者”。需要首先声明的是这些学生并非真的不同于其他人,也没有迹象表明他们将比其他学生更能取得好的成绩。当然,这对那些被蒙在鼓里的教师来说,可以理解为是一场“骗局”,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当教师对这些学生充满了“期望”的时候,一个学期下来,这些孩子竟然真的没有让他们的老师失望!
正如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总结这个研究成果时说的,正是教师对这些学生获得成绩的期望增加,导致他们获得了进步。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总是对学生充满斥责:“一群笨蛋”、“木头脑袋”,学生就会因此自暴自弃、丧失了信心。
对教师而言,或许比学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人格”!
从某一方面讲,我情愿教师不是一个专业化水平很高的人,而首先是一个充满热情,有很强感召力和人格魅力的人。“真正能教导学生的就是教师的人格”,而不是所谓的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方法。
因此,我一向以为,教师的“观念”更多时候比教师的专业水平更有价值。我可以斗胆地这样说,教师其实没有真正有效的办法把学生“教”好,但一定可以把学生“搞”坏。而造成这样让人沮丧并且很难接受的结果的原因,恰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我们因此这样说,教师应尽可能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然后把“学习和成绩的好坏”这样的事交给学生自己去做,我是说“主动”去做。
其实说白了,传统课堂教学与高效课堂的最大区别正在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发现”,传统教师和“高效教师”的区别在于是“施予者”还是“开发者”、激励者。
哑巴能成为好老师吗?当然有可能,只要哑巴有办法让学生学会。
就这么简单。
(摘录自《中国教师报》,2009年9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