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福州市初中音乐学科会议纪要
福州教育学院 李小瑜
“福州市中学音乐新课程教学研讨会暨音乐学科会议”于2008年12月12日在福州三中金山校区举行。来自市区县50余名代表、音乐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音乐现场观摩与交流活动,及时总结福州音乐课程改革经验,推动福州市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促进音乐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此次活动是在福州三中金山分校领导和教师们大力支持下顺利开展的。
本次会议采取现场借班授课与研讨的方式进行,整个活动由李小瑜、叶光诚共同主持。会上共选择六节展示课,他们分别来自福州格致鼓山校区陈江南、福州三中金山校区 施凯琳、陈媛,福建师大附中 陈向元、福州格致鼓山校区 吴丰丰,福州金桥中学 游吉莉。六节课又分别在中学音乐教学沙龙“同课异构”做课以及中学现场教学竞赛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这些课不仅全面体现了执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反映了福州中学音乐教学总体水平,同时也为大家交流、探讨、总结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研培训形式的经验与教训,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一线教学实例。
总体来说,六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第一、普遍地关注音乐艺术的本体内容,体现以音乐为本的教育
理念。主要表现在:授课过程注重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形式要素及独特的表现,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等。如:福州格致鼓山校区吴丰丰执教的《黄河大合唱》一课,在教材处理过程中,很好地抓住情感这一主线,并巧妙利用《黄河船夫曲》、《黄河怨》、《保卫黄河》三个乐章的艺术表现特征,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情感表现中的作用。福州格致鼓山校区 陈江南、福建师大附中 陈向元两位教师在以“天鹅”为题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分别利用同主题、不同作品和同作品不同表现形式的对比欣赏,体悟音乐要素在音乐情感表达和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第二、注重音乐风格的感受与体验。本次参展的课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认识、音乐的一般性音乐风格,认识、理解形成某种音乐风格的常见现象,而且注重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形成各种音乐风格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因素。如:福州三中金山校区 施凯琳老师执教的《走进印度》,首先通过印度歌曲《koi》,让学生了解印度音乐在节奏、旋律等方面的主要特点,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然后引导学生在参与《吉米,来吧》的欣赏、歌唱、舞蹈、节奏练习等综合活动,加深学生对印度音乐风格的兴趣和关注。福州金桥中学 游吉莉执教的《非洲音乐》,围绕非洲音乐特有的丰富、多变的节奏进行音乐欣赏,通过节奏敲击练习、节奏即兴创造等深入体验感受非洲音乐的独特魅力和音乐文化。
第三、注重知识技能基础上的兴趣培养。本次教学观摩的一个突
出特点:绝大多数现场课都有一个叫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并且在传授过程中还兼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游吉莉老师的《非洲音乐》,把非洲音乐节奏作为主脉贯穿整节课。让学生通过感知节奏——表现节奏—创造节奏这一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参与实践、表达过程中,体验非洲音乐特有文化与魅力,进而培养、发展学生审美情趣。
第四、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和
内容,以及不同授课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能力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教法以寻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如:福建师大附中陈向元《天鹅》欣赏教学中,巧妙设计通过同作品不同乐器演奏、同作品不同表现形式、同作品音乐要素改变等三个不同层面音乐赏析比较,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音乐形式与内涵的体验与感悟。福州格致鼓山校区陈江南、福州金桥中学游吉莉老师能巧妙利用学生熟悉的流行音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引导学习心理。
第五、重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为了达到引导
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和体验的目的,教师们较好抓住作品的主要特征,充分利用拍手、形体动作、图谱、手势、对比聆听等教学手段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有针对性、有目的及有效地引导音乐听觉和体验。
第六、在尊重音乐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注重教学创新
及问题解决。如;福州格致鼓山校区吴丰丰在教材处理上,巧妙抓住情感这一线索组织教学,突破了传统组织教学方式,解决作品大时间有限的问题。又如福建师大附中陈向元能根据学生心、生理特点,在如何设计教学目标,体现不同学段不同的目标和要求。
尽管我们看到教学改革的成绩,但也发现个别课存在有待商榷和改进的问题。如,教学容量大、教学主线不明确的问题。总之,通过本次会议,共同构筑了展示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促进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福州新课程音乐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的平台,并为音乐教育教学理论的新突破提供条件。
|